三十不惑四十而立五十是什么意思

  三十不惑四十而立五十是什么意思

  三十不惑四十而立五十的意思是:三十而立,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个阶段,四十不惑,是说用自己的原则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惑,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疑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为神人了。

  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谓的宿命论,而是明白所谓命运,现在的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应不怨天、不尤人。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 意思: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意思: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三十而立打一字(谜底:莘)】

  读解: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三十而立,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

  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个阶段,四十不惑,是说用自己的原则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惑,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疑  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为神人了。

  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谓的宿命论,而是明白所谓命运,现在的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应不怨天、不尤人。

  六十而耳顺,是说这个时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坏的自己能辨别。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而不是说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们读论语是不能粗心大意,不能片面的从文字上理解,而要深入了解这些话的用意,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知识分享

背影写于哪一年 朱自清背影写于哪一年

2025-5-14 10:18:14

知识分享

会计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 英语必不可少

2025-5-14 10:24:21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