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姓起源与族谱、百家姓排名,有哪些历史名人

姓氏:丸

拼音:wán

人口:约 1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249 位。位于露姓 之后,观姓 之前。

丸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 1249 2018年 2014年
2013年 2007年 2006年
1995年 1987年 1982年
明朝 元朝 宋朝
北宋

丸姓 起源

丸姓源于中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丸都(故地在今吉林集安),为汉时高句丽国故都,以地名为姓是为丸姓。

丸姓 分布

山西阳泉、临汾,北京,湖北武汉,江西丰城,浙江奉化,湖南祁东,云南昌宁,吉林扶余,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均有此姓。

丸姓 郡望

丸都

丸都山城(或丸都城、丸都),是高句丽第二个都城,其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现吉林省集安市西面的丸都山上,距集安市区2.5公里左右,海拔最高处为676米。丸都是高句丽都城“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又和“国内城”相互依附,互为都城,也曾作为高句丽都城使用,成为世界王都建筑史上复合式王都的特殊模式。

丸都城开始的名字是“尉那岩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到“国内城”,并筑 “尉那岩城”为其卫城。东汉建安二年(197年),高句丽与公孙氏政权发生过一次大规模战争,高句丽败,“国内城”被毁。建安三年(198年),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扩建尉那岩城,并将尉那岩城更名为丸都城。建安十四年(209年),山上王迁都于丸都。直到北魏始光四年(427年),高句骊长寿王时,为躲避北魏的威胁,以及巩固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高句骊都城再迁至平壤城(即今朝鲜平壤市东北六七公里处的大圣山城和安鹤宫城),再迁都平壤,国内城和丸都城都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后国内城作为“别都”, 列高句丽三京之一。丸都山城于246年和367年先后两次被毁,后又重建。

唐朝和新罗的联军灭高句丽后,国内城为唐朝安东都护府之哥勿州驻地。渤海国时期,为其西京所辖的桓州。辽代仍为桓州。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辑安(今集安)建治后为其所辖。

丸都城的地理特点是北高南低,东、西、北三面城垣外临陡峭的绝壁,内抱较为平缓的坡地,平面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形如簸萁状。城周长为6395米,有城门6处,南侧谷口处有一处瓮门,东北面城墙上各发现两处门址,南墙西部有一处城门址,西城墙上至今未发现门址。城内有泉水两处,一在城西北角,一在城东山脚下。在南城门汇于一处,经瓮门下涵洞注入通沟河。城内宫殿遗址在东侧山坡下,南北长96.5米,东西宽80米。

丸姓 姓氏源流

一、丸w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阳泉、临汾,湖北之武汉等地均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亦收。汉代有丸步。

二、丸

丸姓分布:江西丰城、北京、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

丸姓起源:见《姓苑》。丸都(故城在今辽宁集安)为汉时高句丽国故都,或以地名为氏。

丸姓名人:

丸步,汉时人。

丸姓 历史名人

丸姓古代名人

丸步汉时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