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意思 敏于事而慎于言出自哪里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意思 敏于事而慎于言出自哪里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意思是: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纠正自己的缺点。“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出自《论语》,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意思 敏于事而慎于言出自哪里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意思 敏于事而慎于言出自哪里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意思 敏于事而慎于言出自哪里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知识分享

散文诗的特点 散文诗的特点是什么20字

2025-2-23 9:06:16

知识分享

57和9的最小公倍数 57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2025-2-23 9:12:19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