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寒食节》

  为了使幼儿更清楚地了解清明节的意义,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按照“了解清明节”“古诗《清明》”“寒食节的食物”三个环节依次展开,意在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意义、由来及风俗习惯,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幼儿园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寒食节》

  #活动目标

  1.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各种习俗,感受清明节气氛与其他节日的不同。

  2. 初步理解古诗《清明》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3. 品尝寒食节的不同食物,感受寒食节的意义。

  #活动准备

  1. 有关清明节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资料。

  2. 古诗《清明》的音频。

  3. 展现古诗《清明》场景的图片一张。

  4. 安排厨师预先煮好寒食:鸡蛋、青团、寒食粥、清明果等。

  #活动地点

  各班级活动室内。

  #活动时间

  清明节放假前一天。

  #活动流程

  1. 我眼中的清明节(8:50 ~ 9:20)

  ◎ 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引导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 请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说自己眼中的清明节。

  ◎ 引导幼儿了解清明节与其他节日在气氛上的不同。

  2. 古诗《清明》(10:50 ~ 11:20)

  ◎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想象。

  ◎ 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内容,自由表达自己的理解。

  ◎ 播放古诗的音频,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 结合画面内容,讲解古诗大意。

  ◎ 跟读古诗,熟悉诗句,初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3. 寒食节的食物(午餐时间)

  ◎ 简单介绍寒食节的来历,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寒食节的食物。

  ◎ 午餐时间,教师和幼儿一起品尝预先备好的几种寒食,感知其中的意义。

  #活动建议

  1. 对于清明节的介绍,教师通常对清明节的习俗和特点了解较多,但对清明节人文主题的内涵理解不够,难以将文化内涵转化成教学内容。建议开展本次活动的教师多关注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传统节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变化。

  2. 大班幼儿已经对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教师可以把第一环节的活动重点放在“相互交流”上,鼓励幼儿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眼中的清明节。

  3. 幼儿脾胃虚弱,寒食属凉性,在品尝寒食时,可以配以热乎乎的浓汤与其他热菜。饮用少许寒食,作为了解清明节的实践即可。

  4.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以小作坊为背景装饰美工区,请幼儿自由制作手工寒食。还可以投放毛线、一次性碗碟、双面胶、竹片、油画棒和安全美工剪刀等材料,为幼儿制作寒食小蒸笼提供操作材料。

  5. 请家长利用清明节假期时间,带幼儿到户外感受春天的气息,了解春耕,感受春天的美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