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名著导读」《第二十二条军规》

「世界文学名著导读」《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

〔美国〕约瑟夫·海勒

约瑟夫·海勒(1923~1999年),美国当代著名作家,“黑色幽默”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1923年5月,他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犹太移民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1949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海勒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此后即离开学校,到《时代》和《展望》等杂志编辑部任职。1961年,他的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问世,一举成名,当年他即放弃职务,专门从事写作。1963年海勒获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奖学金,1977年被选为艺术学院院士。

约瑟夫·海勒可谓多产作家,主要作品除了《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还有《并非笑话》(1986)、《悠悠岁月》(1998)以及两个剧本《我们轰炸纽黑文》(1967)和《克莱文杰的审判》(1974)。

1982年,海勒被一种突如其来的麻痹症击倒,他在病榻上挣扎了几年。恢复健康后,海勒同结发35年的妻子离婚,娶了帮助他康复的护士。晚年的海勒一直没有搁笔,逝世前他刚完成了最后一部小说《一位艺术家的老年画像》。1999年12月12日,约瑟夫·海勒因心脏病发作在位于纽约的东汉普顿的家中逝世,享年76岁。

本书成书于1961年,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作者约瑟夫·海勒1923年出生于犹太移民家庭。19岁加入美国空军,战后入纽约大学,主修文学,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他早期模仿海明威的风格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和《雪堡》被收辑在玛莎·弗利编选的《一九四九年最佳短篇小说集》中。《第二十二条军规》原定名为《第十八条军规》,后来考虑到与另一作家的作品名有重合之处而更为现名。写作这部小说占据了海勒6年时间,1961年小说在美国出版反应平平,整整一年只卖出3000多册。但小说在英国却一炮而红,名列畅销书榜首,进而带动美国本地读者重新认识该书。20世纪70年代,该书跻身于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备受青年读者的青睐。许多高等文科院校将之列入世界文学必读书目。海勒也成为世界级的重量作家。

二战中美国一空军中队驻扎在地中海的皮亚诺萨岛上。士兵们对荣誉、对“为祖国而战”这些口号已十分麻木,每完成一次飞行任务,他们就尽情玩乐,以庆幸自己又一次死里逃生。

轰炸手约塞连上尉的精神快要崩溃了。他一心只想逃避飞行,保存性命。对于投弹是否命中目标他毫不关心,只求投完了事。一次,他为了延迟执行轰炸任务,在食堂的饭菜里掺了药,使大伙儿都患腹泻,无法飞行。约塞连还经常谎称有病,逃进医院躲避飞行。最让他心烦的是他总觉得中队司令官卡思卡特上校老故意找他的碴。因为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飞满32次的人可以不再飞行,但你是否可以停止飞行的最终决定权又掌握在司令官手中,换句话说,司令官可以任意增加飞行次数,这样一来,停止飞行不过是痴心妄想。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疯子可以停止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如果你能提申请,显然就没发疯,因此,你还是不能停止飞行。

一次,约塞连完成飞行任务后去罗马玩乐,认识了妓女荷西安娜。约塞连看到她身上有美国人留下的伤疤,顿起怜悯,提议娶她为妻。荷西安娜拒绝了,因为她认为只有疯子才会娶一个妓女。

在执行又一次飞行任务时,与约塞连同机的一个飞行员被打死,溅了约塞连一身血。他发誓从此不穿衣服,这让长官们十分尴尬。

一天,约塞连擅自飞往罗马,只见美丽古老的罗马已被炸成废墟。约塞连被押送回岛后,上司们考虑到他是个棘手的人物,决定不惩罚他,并准备送他回国,条件是约塞连回国后要在媒体宣传他们的英勇功绩。约塞连答应了。不料他一步出房间就被一妓女刺伤,送进了医院。官方谎称约瑟连是因拦阻纳粹刺客暗杀长官而受的伤。在医院里,约塞连向牧师希普曼坦白了一切。最后,约塞连在牧师与丹比少校的帮助下,逃到了中立国瑞典。

卡思卡特上校圆滑自负,把手下的飞行员当成晋升的阶梯,多次增加飞行次数,以为自己升级铺平道路。他宣布仍活着的丹尼卡医生死了,并把丹尼卡医生的死作为增加飞行次数的借口。与上校同出一口气的科恩中校申明一旦医生出现,立即就地火化,因为医生已经是个死人了。在所有的人中,卡思卡特最恨约塞连,最信任食堂管理员米洛。

米洛是食堂管理员,表面老实,实际上最会阿谀奉承。卡思卡特上校规定每个中队派一架飞机一名飞行员随米洛去各地采购新鲜食品。米洛利用这个机会,四处贩卖投机,大发横财,成立了“迈——明水果土产联营公司”,宣称中队的人都占有公司股份,以怂恿别人为他服务。作为商人,米洛与各方都做生意,甚至把石油等军需品卖给德军。米洛同德军签合同,合同规定德军每击落一架美机就付米洛一万美元。同时米洛又与美军签合同,合同规定米洛要帮美军炸毁德军桥梁。这样一来,两方就能保持势均力敌,米洛则坐收渔利。为了安全飞抵各地做生意,米洛还在飞机上涂上纳粹标志。总之,米洛的行事原则就是:只要有生意可做,要价再高也行;只要能获得最大利润,冒再大的风险也值。米洛凭生意成了大人物,他是巴勒莫城的市长,马尔它岛的总督,巴格达的哈里发,大马士革的教长,阿拉伯的酋长,甚至被一些落后地区的人奉为神灵。

随军牧师希普曼在军中的地位十分尴尬。在军队的经历使他对自己的信仰丧失信心。哈里德将军发现他思想不纯,扬言要枪毙他。卡思卡特上校拒绝他减少飞行次数的请求,让他十分沮丧。他一心只想与妻子团聚,过平安的生活。他的良心使他鼓起勇气帮助约塞连逃到希望之乡瑞典。《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人物众多,但大多根据作者的意念突出其性格的某一侧面,甚至夸大到漫画式、动画式的程度,而有的则是象征性的。主人公尤索林是个被大人物们任意摆布的“小人物”,是个荒诞社会的受害者。他有同情心、是非感和正义感。可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他由于正直、善良,反被人看成是疯子。他深感对这样一个“世界”无能为力,逐渐意识到只能靠自己去选择一条求生之路,并最终逃往一个理想化了的和平国家——瑞典,完成了“英雄化”过程,成为一名“反英雄”。

从艺术技巧上看,这部作品中,海勒摒弃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手法,一方面采用了“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有意用外观散乱的结构来显示他所描述的现实世界的荒谬和混乱,只用叙述、谈话、回忆来组接事件、情节和人物;另一方面又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使事件和人物极度变形,一件件、一个个都变得反常、荒诞、滑稽、可笑,描绘出一幅幅荒诞不经的图像来博得读者的凄然一笑,并且让人在哭笑中、在哭笑不得中去回味、去思索。作者还充分运用象征手段来传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事物的看法,其中寓有深刻的哲理思考,正如有的论者指出的那样,这部作品“看来胡搅蛮缠,其实充满哲理,因为只有高度理性的人才能充分注意到事物中隐含的非理性成分”。该书的语言也极有风采,充分显示了黑色幽默文学的语言特点。用故作庄重的语调描述滑稽怪诞的事物,用插科打诨的文字表达严肃深邃的哲理,用幽默嘲讽的语言诉说沉重绝望的境遇,用冷漠戏谑的口气讲述悲惨痛苦的事件,当然该书也存在寻求噱头和繁复冗长的缺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