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故事赏析」《小房子》——在世界最温暖的地方找到宁静与平和

《小房子》——在世界最温暖的地方找到宁静与平和

「儿童绘本故事赏析」《小房子》——在世界最温暖的地方找到宁静与平和

“很久以前,在城外很远的乡下,有一座小房子……”久远故事的开场白,带我们走入了田园牧歌式的乡下。这里的田野开满了雏菊,苹果树在月下跳舞,孩子们在小房子周围戏水……小房子坐落在山冈上看着风景,数着日月星辰,看春去冬来,过着幸福的日子。

这是一座会呼吸、有情感而拟人化的小房子,从田园四季,到城市化来临,再到回归田园,春去冬来,从过去到现在,作者用了几乎相同的19幅构图,涂以不同色调的水彩和深藏丰富的细节,再现出小房子的时代变迁。

故事在叙事的结构上,以时间为轴来帮助孩子了解时间的变化,开始是一天(太阳升与落),接着是一月(月亮圆与缺),最后是一年(春天到冬天),采用对比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时间与小房子周围人和事物的变化关系,让孩子了解时代的变迁以及城乡的差异。

更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小房子人的特征和情感,好奇、孤独、恐惧和快乐,这都是孩子们能辨识的情感,会给他们带来沉浸的阅读体验。小房子圆润的脸部表情是变化的,当周围建造高楼时,小房子是惊恐的;当高楼林立时,小房子是孤独和惊诧的;当小房子逃离乌烟瘴气的大都市,重归大自然时,小房子幸福地笑了。看小房子的情绪变化,亲子共读时可以一同去表演。

文字散发的童真与诗意相遇,春天:她看着草地变绿,树枝抽出嫩芽,果树开满鲜花,知更鸟归来了,一派生机盎然;夏天:她看着白色的雏菊布满山岗,大树小树披上绿叶衣裳苹果熟里透红,孩子们在池塘里嬉闹玩耍;秋天:她看着霜冻把树叶染成黄色、橙色和红色,孩子们背上书包去上学;冬天:她看着白雪覆盖着乡村田园,地里又种上了新树,孩子们在溜冰、滑雪。年复一年,她看着日月赢仄,却幻想着城市的喧闹。

她看到,施工队来到了山岗上,来往的车辆和人流增多了,转眼间变成了高楼大厦,马路变得日渐拥挤,有轨电车不停地运转,小房子门前架起了高架列车,周围的屋子越来越高,完全看不到小房子的身影。在城市的喧闹声中,小房子开始怀念往日的乡村气息。

小房子主人的后代重新将小房子安置在一个恬静的山坡上。

她再也不会对城市好奇了……

她再也不想住到那儿去了……

天上的星星对她眨眼睛……

弯弯的月亮升起来了……

这是在春天……

乡村处处安静、平和。

小房子再也不去向往那遥远的城市灯光,默默地享受着大自然来带的恬静生活。

本书画面装饰性极强,不管文字排版还是画面,少了直线,多了螺旋形曲线,一个椭圆套着一个椭圆,甚至连道路、云彩、栅栏、树梢都是椭圆形的,跃动着一种柔和而抒情的舞蹈感觉,让全书散发出一种灵动的美感,这样的美学意境非常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李伯顿的其他作品《逃跑的小火车》《凯迪和一场大雪》《迈克·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机》都有相似的风格。

作者善于用颜色渲染事态的变化,温暖的黄色、高雅的紫色、自然的绿色、耀眼的橙色、纯洁的白色渲染出乡村田园的变幻四季;城市化逐渐包围了小房子,更多是用压抑的灰黑色揭示出内心的感受;伴随着小房子的回归,曾经的美丽又再次重现。色彩即情绪,孩子们能从中感知的小房子的欢快、寂寞和重生。

扉页是由十几栋小房子组合而成,小房子始终没有变,但房子前的景物一直在变;开篇的七个连续的画面——粉红色的小房子、开满雏菊的绿色山岗、色彩分明的四季,明媚、恬静的田园,乡村的美好跃然纸上。

孩子的理解能力很有限,如何让绘本在孩子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呢?

作者在创作时,把大量的细节与伏笔埋在绘画之中,比如小房子周围环境、颜色、细节和情绪的变化,都可以通过亲子共读,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共情力;太阳从日出到日落,其表情都有细微的变化,可以让孩子数数太阳的数量、观察太阳的高度;小房子月中的阴晴圆缺,表格中列出了每天月亮形状的变化,这又是很好的天文学科普。

1943年获得凯迪克金奖的《小房子》,书中有快乐与茫然的主人公,也有幸福的结尾。小房子又回到了恬静的山岗,又可以天天看到太阳、月亮与星空,又可以看到美好的四季。但这只是作者最美好的愿景,小房子再也回归不了田园。

这是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美国故事,但今天看来却不遥远和陌生,甚至非常熟悉。城市化进程总是要付出代价,乡村被抹平,老街被拆除,古迹被破坏。但通过《小房子》的启发,我们还有这样反思的机会,可以寻回昨日的根基,可以修正我们前行的脚步。但月朗星稀、蛙声一片的意境,还会再现吗?

小房子经历了从向往到厌倦的变化,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渴望什么。她厌倦了浮华,她要去找小鸟为伴,她要闻到花香,她要看到果实累累,她要感受四季更迭。我们是否也有同感呢!

《小房子》让孩子学会热爱环境和自然!不仅适合孩子读也适合成人读,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在那世界最温暖的地方找到那份宁静与平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