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龙妙计献赵王
战国时,秦国和赵国订立盟约,盟约中规定:“秦国和赵国结为友好盟国,从此以后,秦国要做什么,赵国就要帮忙;赵国要做什么,秦国也要帮忙。”
不久,秦国开始兴兵攻打魏国,秦国大军眼看就要逼近。魏国急忙派人到赵国求援,因为赵和魏是邻邦,关系非常好,赵国听到这个消息,便打算去救援魏国。
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派人到赵国去,当面责备赵王说:“我们两国的盟约规定,秦国要做什么,赵国要帮助我们。可是现在我们攻打魏国,赵国不但不帮助,反而要去援助魏国,这可是违背盟约的事情,你们怎么能这么不守信用呢?如果这样下去,不知道我们两国以后如何相处。”
赵王听了感到很为难,如果帮助秦国,便伤了和邻邦魏国的和气,不帮助秦国又违背了盟约,不仅背上不好的名声,而且会得罪强大的秦国。于是,便找来平原君商议对策,平原君一时也想不出好主意,便去找当时著名的雄辩家公孙龙。
公孙龙
公孙龙听平原君讲完情况,很快便说:“这并没有什么困难的,赵国也可以派人去责备秦国,就说:‘盟约中规定,赵国做什么,秦国也要来帮助。现在赵国想去救援魏国,按盟约秦国应该帮助才对,可是秦国不但不帮助,反而攻打魏国,这也是违背盟约的啊。'”平原君听后忽然眼前一亮,对呀,订立盟约的双方是平等的,秦国要求赵国帮助,赵国也可以提出同样的要求啊,这样不但在道义上不理亏,而且还能让秦国无可奈何地接受,保全魏国。
赵王依计而行,派使者到秦国去责问秦王,秦王听了果然无话可说,只好撤兵。
【悟在当下】换位思考,巧妙说服
赵国遇到两难的局面,束手无策,公孙龙简单地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立即反客为主,变被动为主动,成功地阻止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而且使赵国在道义上不理亏。
订立盟约的双方享受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秦国只利用了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去责备赵国,而赵国也被秦国这种先声夺人的气势误导了,按照对方的思路考虑这个问题,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反驳的办法。公孙龙巧妙地站在赵国的角度,利用盟约中相同的条款责备秦国,达到了一言以夺势、以定局的目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事情也要善于换位思考,当事情进入僵局或者对己不利的境地时,不妨换个角度来考虑,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