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孟子言近旨远说戴不胜(一步步引导对方进入自己的“主题”)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孟子言近旨远说戴不胜(一步步引导对方进入自己的“主题”)

孟子言近旨远说戴不胜

战国时期,很多有着治国方略的士大夫都奔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来游说自己的政治学说,以期有用武之地。孟子就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位,他以善辩著称。有一天,孟子问宋国的大臣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国君成为好的国君吗?”戴不胜马上答道:“这当然是我的最大愿望了。”孟子说:“那好!我明白地告诉你吧:假使有个在楚国出生的小孩,想让他学习说齐国话,那么你说是让齐国人教他好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好呢?”“当然是让齐国人教他好了。”戴不胜毫不犹豫地回答。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孟子言近旨远说戴不胜(一步步引导对方进入自己的“主题”)

孟子

孟子接着说:“对啦。可是如果只有一个齐国人教他说齐语,但是,这个小孩的周围全是楚国人,整天用楚国话干扰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天天用鞭子抽打他,他也学不成齐国话,你说是这样吗?”戴不胜信服地点了点头。

孟子讲到此,把话题一转,说:“你认为薛居州是个正派的人,把他安排在宋王的身旁,这当然好。如果在宋王周围的人都能像薛居州那样正派贤明,那么宋王还会跟谁干坏事呢?可是如果在宋王周围的人,与薛居州相反,都是些阿谀奉承、阴险狡诈的小人,宋王又会跟谁做好事呢?所以我认为,只有一个薛居州,对宋王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戴不胜连连点头称“是”。

孟子兜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所要讲的“主题”是“亲贤臣,远小人”的治国之道,他让戴不胜一步一步地走进自己所设计的语言逻辑圈套之中,却毫无察觉,待到明白其所指的时候,已经是毫无反驳之力了,从而让他心服口服。

【悟在当下】一步步引导对方进入自己的“主题”

孟子是战国时期最善辩的一位游说者,他善于设置各种各样的话题圈套,一步一步地引导别人走向他所要说的实质性内容,到最后的时候,方才引到正题上来,而这个时候再想反驳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从而让人处于被动接受而又无力反驳的状态之中。

我们在平时的交往之中不妨也试着采取孟子这样的说话方式,当然,这之前我们要掌握好说话的逻辑和尺度,不可以混乱无序也不可离题太远,而且要让对方在不断地认同你的同时一步一步掉入你所设置的陷阱之中而又没有察觉。平时多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说话的过程中也是很有必要的,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而让他人无反驳之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45678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kekeketangcom】,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