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北勿从
魏景初三年,魏明帝死,幼子齐王曹芳即位。根据明帝的遗诏,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司马懿
起初,由于司马懿德高望重,每有军国大事,曹爽不敢自断,都由司马懿决断。后来,曹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引荐了何晏、李胜等人,作为自己的心腹。这些人便时常告诫曹爽,说司马懿名声太重,不应该把军国大权委托给他。曹爽涉世未深,听信了建议,任用何晏等掌大权,把司马懿手中的权力全部夺了过来。司马懿面对这种情形,一时也无可奈何。他明白自己虽受明帝遗诏与曹爽共同辅政,但毕竟曹爽是宗室贵族,而自己太尉的兵权被夺去,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太傅,无法与曹爽抗争。于是他便伪称生病,在家以躲避曹爽的锋芒。司马懿居家不出,正合曹爽的心意,曹爽终日与何晏等人吃喝玩乐,作威作福,饮食车服一如皇帝规格,人们敢怒而不敢言。司马懿却一直在暗中观察形势,探测时机。
正始九年,曹爽的心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曹爽便让他去司马懿处告辞,借机窥探一下司马懿的动静。司马懿听说李胜来辞行,便故意让两个婢女搀扶着,自己坐在床上。见到李胜之后,用手拿衣服,衣服掉在地上,又向婢女示意口渴,婢女送上一碗粥,司马懿喝粥时,粥汁又都顺着口角流到胸前。看到司马懿如此哀朽不堪,李胜装模作样地哭着说:“我们的小主尚年幼,非常需要依靠明公打天下,人们只听说您旧病复发,可是没想到病得这么严重。”这时,司马懿长吁了一气说:“我年老沉疾,危在旦夕。你将要赴并州担大任,并州离胡人很近,请好自为之,恐怕我们不能再见面了。”李胜连忙纠正说:“我是赴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又故作昏谬地说:“你将要去并州,好自为之啊!”这时的李胜,再也顾不得用那些文雅的交际语言了,说:“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这才稍稍明白过来,说:“你归本州做刺史,盛德壮烈,好建功勋,我与你分别以后,恐怕再见不到面了。”接着,就把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叫出来,并让他们与李胜结为朋友,求李胜在他死后多多照顾。说着话,司马懿又呜咽起来。其实,司马懿这时身体状况很好,故作姿态来迷惑李胜。李胜是荆州人,所以到荆州做刺史说作“归本州”,本、并音近,正好被司马懿钻了空子。
李胜从司马懿家出来,复见曹爽,乐不可支地说:“太傅语言错误,口不摄杯,指南为北,肯定活不长了。”从此,曹爽便不把司马懿放在眼里。
第二年正月,幼主曹芳按惯例到高平陵去祭祖先,曹爽兄弟随驾出行。司马懿立即在城中部署兵马,先占据子武库,控制了都城。随后,引兵至山城占据了曹爽的军营,削除曹爽羽翼,限令曹爽把兵权交出来。等到恢复了秩序之后,便把曹爽及其党羽诛杀殆尽。
【悟在当下】乘其不意,攻其不备
实践中坚持“佯北勿从”的谋略多可以使自己避免许多损失。同时,人们也可以反用这一谋略,用伪装失败的方法欺骗、麻痹对方,在对方不经意间突然出击,置敌于死地。
坚持或反用“佯北勿从”的谋略,从自己一方说并非一味退避,而是等待时机成熟采用出奇制胜手段,给对手以措手不及的打击。